加快漁業轉型升級 推進現代漁業發展
2017-9-12 17:24:49 北海日報 瀏覽量: 次
“自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正式實施以來,北海的漁船逐年減少。這反倒倒逼了北海漁業的轉型升級,推進北海漁業向現代漁業發展!9月4日下午,北海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政科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上級部門要求,2015年至2019年,我市漁船還將要減少600艘,總功率達到4萬千瓦。
作為廣西乃至泛北部灣地區最大漁業中心,積極引導部分漁民轉產轉業、優化海洋捕撈結構、促進水產養殖轉型升級,已成為北海發展海洋產業,打造向海經濟,促進北部灣海洋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優化海洋捕撈產業結構
“僑港鎮7大漁業公司的漁船,大部分都具備了前往外海、遠洋作業的條件!苯,銀海區僑港鎮黨委書記賴偉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僑港鎮是廣西最大的漁業重鎮,周邊湛江、防城、欽州等市不少的漁船捕獲的漁貨都選擇在這里上岸、分流到全國各地,每年漁貨交易量達到50萬噸。近年來,原以近海捕撈為主的僑港鎮漁民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大力發展外海、遠洋捕撈,通過發展捕撈業實現了致富。2016年,該鎮人均年收入達到18000元,居廣西農漁民年均收入之冠。如今,在我市大力發展向海經濟的宏偉目標指引下,僑港鎮正借助其雄厚的傳統實力和與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有著緊密聯系的優勢,雄心勃勃地把自身規劃打造成泛北部灣地區最大的漁業重鎮。
僑港鎮漁業的發展將是我市今后發展海洋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市正按照自治區提出北海市要奮力舞起“四個龍頭”的目標,加快建設創新型開放城市的要求,研究和落實一系列保護海洋環境、打造向海經濟的措施,努力發揮北海獨特的地理區位、豐富的海洋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不斷加強海洋綜合管理和現代漁業建設。一是調整優化捕撈作業區域,推動海洋捕撈由近海向遠洋海域拓展。二是調整優化捕撈作業漁船。加強漁船更新改造,建設一批設備先進,具備開發外海和遠洋漁業能力的漁船,扶持遠洋生產骨干船隊建設。三是調整優化捕撈作業結構,逐步降低底拖網漁業的捕撈,推廣能耗較低、對漁業資源和漁場環境破壞較小的作業方式,提高漁具的選擇性,切實降低漁獲物中的幼魚比例。四是調整優化作業隊伍。繼續抓好中民投、龍達和廣西海洋投資集團等企業的扶持工作,共同推進遠洋漁業發展。
促進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
近日,鐵山港區的幾名金鯧魚養殖大戶終于如愿以償地拍到了營盤海域養殖功能區的數幅用于養殖的海域。這也是北海市海洋漁業部門積極推進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主動為漁民辦實事的一個重大舉措。金鯧魚產業是近年來鐵山港石頭埠海灣新興起的生態養殖模式。近年來,在北海乃志海洋科技公司的帶領下,該產業引進能抗12級以上臺風的深?癸L浪網箱,養殖成效越來越明顯,養殖面積越來越大,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金鯧魚養殖基地。但多年來苦于當地沒有養殖功能區,金鯧魚產業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我市各級部門主動為當地漁民服務,為漁民申請建設金鯧魚養殖功能區,徹底解決了該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為了實現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我市將大力發展海洋水產健康養殖。積極調整和優化養殖結構,大力發展優勢品種規模養殖、新品種養殖和地方特色品種養殖,重點發展對蝦、珍珠、牡蠣和優質魚類等特色優勢品種。積極開發深?癸L浪網箱養殖、貝類底播養殖、工業化養殖、循環水養殖等設施漁業,不斷提高養殖效益。加強政策引導,加強水產苗種和病害防治體系建設,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提高養殖產品質量,從源頭上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產業結構,積極為國內外市場提供優質的水產品,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
推進海洋漁業產業化經營
“今年,廣西海洋集團計劃投資2000多萬元,建造2艘能在海上集速凍、加工能力為一體的海洋綜合加工船。屆時,北海的水產品加工能力將更上一個臺階!比涨,該企業上級主管部門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全市共有水產品加工企業96家,其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11家,自治區水產畜牧行業級水產加工龍頭企業23家;有13家企業獲美國FDA的HACCP認證,11家企業獲韓國注冊,9家企業獲歐盟注冊,形成了保通、正五、萬景、北聯、西河、恒興、欽國、安邦等一批水產加工龍頭企業。我市將以這些加工企業為依托,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拉動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加工出口業的發展,有效地提高海洋漁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同時,大力發展海、水產品深加工,增加海、水產品附加值,爭取將我市建設成為泛北部灣地區海、水產品深加工的重鎮,將更多優質的海、水產品出口至歐美和中東地區乃至全世界。
“2016年全市水產品總量110.6萬噸,其中,海洋捕撈43.08萬噸,海水養殖56.85萬噸,水產養殖產量和海洋捕撈產量的比例優化為1:0.76!北焙J泻Q笈c漁業局一名負責人在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北海打造向海經濟的歷程中,水產養殖、海產品深加工在整個產業中的比例將越來越大,海洋漁業經濟必將進一步成為我市現代農業中的支柱產業,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報記者 :陸 威)
電建漁港。 本報記者 :李君光 攝
下一篇:廣西北海市一批新項目達產后年可新增產值近億元